•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和”文化文明交流論壇舉行
    • 來源:中國孔子網
    • 作者:路則權
    • 2023年02月26日
    • 審核:
    • 瀏覽(443)
    • 收藏
    瀏覽字號:

      2月25日,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印尼和諧文化基金會(大道文化研究中心)、慈永佛教學院等機構共同舉辦的“和”文化文明交流論壇在印尼廖內群島省北干巴魯市舉行,山東濟南設分會場。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書記、副主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國承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實學研究會會長王杰,印尼民族多元團結運動主席Erros Djarot,印尼國立大學人文科學院院長Bondan Kanumoyoso以線上和線下等形式出席活動并致辭。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黨委委員、副主任劉廷善參加活動。

     

      國承彥指出,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也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的重要啟示。研討“和”文化,就是要倡導“和諧共生”“和睦共融”“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價值理念,遵循“和而不同”“和衷共濟”的相處之道,追求“協和萬邦”“大同世界”“四海一家”的理想目標。“和”文化以其深厚底蘊和豐富內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廣闊的思想源泉和理論支撐。

      王杰在致辭中指出,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等觀念,進入新時代,形成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的和平發展道路。Erros Djarot提到,中國在創造新文明的同時始終保留著并尊重中華文化傳統,中華文化的連續性和持久性是整個人類文明史上所獨有的。Bondan Kanumoyoso認為,印尼建國五大原則的第五條包含在社會生活中優先考慮正義和平等的原則、規范或態度。

      印尼和諧文化基金會(大道文化研究中心)會長、孔子學堂負責人黃愿字主持活動。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孔子研究》副主編溫海明,印尼漢學論壇基金會秘書長、中山大學博士Novi Basuki (王小明),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文明互鑒研究中心主任方旭東,山東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史潔,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研究員路則權等專家學者發表了學術演講。 

      黃愿字認為,在中華大地上,綿延至今的“大道文化”以“和諧”貫穿始終,其精神與內涵可為人類文明從根本上化解沖突提供重要參考和借鑒。溫海明從易道之和、太極之和、陰陽之和、日月之和、四時之和等角度分析了如何建構和文化意識共同體。Novi Basuki (王小明)從穆斯林視角闡釋了多元融合、協商一致、求同存異等和諧文化的重要性。方旭東強調,“和”才是更穩定的狀態,也就是更值得追求的境界。仇必和而解,多元共生是大道。史潔認為,和合文化的“仁”“和而不同”“協和萬邦”“天人合一”必將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思想智慧。路則權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和合”文化的源頭和實質,并從文明交流互鑒視角,闡釋了其對文明觀和外交觀的價值。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處)有關人員,印尼社會賢達,華人社團領導,大道文化研究中心主要成員,慈行國民學校教師,慈永佛教大學教授以及印尼廖省和廖內群島省各所大學的大學生共約460人參加了論壇。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免费播放_荡女安然的yin乱生活_日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
  •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