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秦超:孟母在民國時期的推崇
    • 來源:人文天下
    • 作者:秦超
    • 2023年05月12日
    • 審核:
    • 瀏覽(788)
    • 收藏
    瀏覽字號:

           儒家文化源遠流長,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始終占有主流地位,其思想精華業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和靈魂。人們從儒家文化精神家園中,能夠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具有強烈認同感的中華兒女也促進了儒家文化的發展,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事實證明,只有傳承和創新儒家文化,才能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保持大國地位。在儒家文化框架中,孟母的教育思想作為其重要的文化因子,完善并豐富了儒家傳統教育思想。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有著優良的教育環境、方式、方法,以提高國民素養和國家實力,那么,傳承與弘揚孟母教育思想必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價值意義。民國時期,社會各種矛盾空前激烈,文化史上出現了兩次反儒學潮,儒家文化受到了嚴重破壞。另外,這個時期戰爭迭起,硝煙彌漫,連年不休,人們深陷于水深火熱之中,理應無暇關心文化,更不會關心孟母文化。但是,就在這極其動蕩的社會大背景下,孟母的光輝形象與經典教育思想依然被世人拾起,都欲借孟母精神補中華民族精神之鈣,提升華夏兒女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欲依托孟母的科學教育,培育出一批英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時代背景

           清末民初之際,日益強大的西方發達國家,與內憂外患不斷的中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救亡圖存,一批中國知識分子激起了愛國情懷,掀起了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孫中山一方面要求向西方學習,就如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臨時約法》規定,“人民有信仰之自由”,這就和儒學“定于一尊”的理念背道而馳。另一方面孫中山也對儒家文化大力推崇,在《孫中山全集》第七卷中載到“革命之名詞,創于孔子····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跡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其中“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體現了孫中山推動革命的儒家民本思想。在袁世凱盜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之后,袁世凱極力推崇傳統文化,他打著恢復傳統的旗幟,為蓄謀已久的復辟帝制打掩護。這種讓傳統文化確立其政治統治的合法性以滿足一己之私欲的行為,注定不會得逞。復辟帝制的失敗,導致了激進的民主主義者誤把傳統文化當作阻止社會進步的糟粕、吃人的“禮教”,把中國任何落后、挨打的罪過都推給了孔子。“打倒孔家店”遂成為盛極一時的口號,并隨之掀起了一股批孔風暴,使得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在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幾乎遭受了滅頂之災。

           五四運動之后,一批學者重新反思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為什么存在這么久、影響中華民族這么深等問題促使他們對孔子及其整個儒家文化進行了再研究、再評價,希望從傳統思想文化中找到建構現代中國的思想資源。其中,胡適、傅斯年、梁啟超、章太炎、梁漱溟、馮友蘭、熊十力等人對儒家文化最為推崇。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逆流而行,具有“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擔當,極力反對全盤西方化,強調中華民族特色的儒家文化。賀麟在《文化與人生》說:“無論政治、社會、學術、文化各方面的努力,大家都在那里爭取建設新儒家思想,爭取發揮新儒家思想。”。他們都大力凸顯“仁、義、禮、智、信”儒家核心理念的時代價值,并賦予它們以新的時代內容,為社會進步、民族復興打下堅實的思想理論基礎。

           二、孟母民國時期的推崇

           回顧過去,歷史就是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斷螺旋發展的。儒家文化同樣如此,因此才擁有了頑強的生命力。通過對民國時期推崇孟母相關歷史資料的梳理,能夠體現這一時期世人對孟母的態度,從而有助于我們了解儒家文化在當時人們心中的地位。在這儒家文化起落不定的特殊時期,世人們并沒有因此降低對孟母文化的熱情。1915年《宗圣匯志》刊登了“孟母斷機處”的照片,1915年景賢女校的學生沈修梅發表了《孟母三遷其居是何以故》,1916年學者馬金漢發表了《孟母斷織論》,等等。不僅如此,1924年,16名官太太聯名致參議院《請主持議決崇祀孟母函》。這一主張得到了山東省府的重視,時任督理山東軍務善后事宜鄭士琦,山東省長熊炳琦向大總統轉呈了《請主持議決崇祀孟母函》。1933年,山東省仁人志士任世昌發起建設孟母廟、孟母學校的倡議,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祭祀”這一禮儀的設立,具有重大意義。首先,認同了孟母在母教中的重要地位;其次,體現了通過典型人物的塑造和引領,實現文明秩序的社會理想;再次,引起社會對女性的關注和重視。

           民國時期,人們未曾忘卻孟母,更沒有切斷孟母文化,而是深入挖掘孟母的歷史記憶與時代價值,彰顯孟母的人格魅力。下面筆者將通過祭祀孟母、歷史文獻中的孟母以及創建孟母學校三個方面,多角度展示社會不同階層對孟母的推崇。

           (一)祭祀孟母

           父母在世或是去世,都必須以禮相待,禮體現了愛親順親的道德理性。儒家意識到了這一點,制定了一套完備的祭祀儀禮,來規范祭祀活動??鬃佑性?ldquo;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祭祀不僅要以禮行祭,注重外在的形式,還要躬自行祭,保持一顆恭敬之心,“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馀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馀也”《禮記·檀弓上》。通過祭祀活動懷念先祖,從而能夠避免數典忘祖行為的發生,達到民風淳樸、促進團結的目的。

           1923年,在鄒縣孟母廟召開“通國崇孟大會”,參會人員達到了萬余人,可謂會議規模之宏大,前所未有。大會討論并通過了把孟母定為女界模范的決定。一批崇尚孟母的進步人士如“陸軍上將公府顧問王之祥”、“綏熱察綏巡閱使署機要科科長馬燦斌妻王藝林”、“綏熱察綏巡閱使署秘書長王夢林妻張玉萼”、“駐華美國博士李佳白妻任樂施”、“眾議院議員張玉庚妻史淑媛”等16名官太太就聯名致參議院“請主持議決崇祀孟母函”,并得到山東省政府的大力支持。1924年的《參議院公報》記載“況女教所關至為重要,必有賢母而后有賢子,有賢子而后有賢國民。····擬請崇祀孟母,以為女界模范,凡通國人民家庭中,皆應崇祀,即女校中亦宜設位,朔望謁禮以昭誠敬。如是,則女界有所依歸,家庭教育之基礎既立,而禮教之昌明,有其本矣”。其中“而禮教之昌明,有其本矣”這句話極為重要,說明崇祀孟母是為了昌明禮教。那么為何重視“禮”,“禮”又源于哪里?《參議院公報》中也有提及“參議院賜鑒竊以風俗淳美,必資于禮教,而禮教淵源,又始乎男女”。荀子也曾說過:“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荀子·禮論》)可見,禮強調“分”的原則,根據道德規則制定普遍性的社會規范,使得世人各安其位,以形成井然有序的社群生活。禮來自于家庭,具體表現為父慈子孝、夫婦有別、長幼有序。若家禮擴展至社會政治生活,便有望形成君臣有義、朋友有信的良好風氣。民國時期有覺思之人已意識到禮特別是女界之禮的必要性。禮最有效的運行是建立在設立標準模范的基礎上,人們發現孟母最為典型,可謂女圣人,可做效法對象,以便形成女界的行為規范和習慣。鑒于孟母的貢獻與社會的需要,須以崇祀孟母來表達對孟母的敬畏,同時還能夠在社會上突出女界的重要性。

           (二)歷史文獻中的孟母

           孟母教子的經典故事在民國時期同樣廣為流傳。當時的文人雅士張金鑒、周屏東、漕農、蘇子涵、竹坡、尹承管、離平等,堅持以較為流傳的故事版本,通過不同語言的形式重現孟母三遷與教子的故事。此外,離平在《故事新編:孟母三遷》一文指出“孟母三遷”正史中所遺漏的關鍵環節——“孟子見肉色變”,大體意思是:孟母三遷最后一遷是因為鄰居家孩子大口吃肉的原因,孟子見狀,不能自拔。孟母靠織布只能勉強維持生活,根本買不起肉,所以決定搬遷。在搬遷之后,孟子還是不能忘掉肉的美味,經常畫肉止渴。偶然一次機會,孟母賣布后從鄉下肉販子那里買了已經走了味的二斤肉?;氐郊易龀杉t燒肉給孟子吃,孟子欣喜若狂,很快就把肉吃光了。不幸的是,孟子吃完不久,出現了上吐下瀉的癥狀,接連幾天都是這樣,差點丟掉小命。從此之后,孟子見肉色變。此事故是否屬實不是關鍵,重點是人們對孟母教子故事探究的渴望。

           詩詞方面,1907年,秀嵩在《中國新女界雜志》中發表一首題為《孟母》的詩:“楊墨橫流大道危,子與獨力障東之。三遷早受慈親訓,想見家庭教育時。”同年,友儂也在《中國新女界雜志》發表一首題為《孟母斷機》“傍圣宮墻得所依,三遷慈教古來稀。馨香俎豆千秋配,成自當年老母機。”1935年,日本詩人岡崎春石在《東華》中發表了《孟母斷機圖》“斷將機杼寓箴規,心緒看他阿母慈。滿腹經綸期異日,周家天下亂如絲。”在日本詩人對孟母的歌頌中,能夠窺見出孟母文化的重要性和無國界性。1936年,中國第一代電影人黎民偉之子黎鏗在《母愛特刊》封面上寫了首無名詩,“昔孟母,擇鄰處。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大的爬墻,小的看樣。”詩是訴說情志、表達情懷最優美的語言??鬃佑性疲?ldquo;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陽貸》通過詩詠的方式歌頌孟母,把作者崇仰敬畏孟母的深情融入詩情畫意中,以此激發他人對孟母的崇敬之情。

           祝壽詞方面,文曉在向阮母黃太夫人賀70歲大壽時,在《阮母黃太夫人七豑榮誕壽言》中寫道“我聞孟母斷機杼,勤學揚名善教子。又聞虞母鬻環佩,助給軍費義聲起。卓哉阮母勉阮君,諄諄慈訓眾稱美。····稱觴上壽有群孫,遙想慈顏娛暮齒,我雖文字結因緣,愧乏頌詞介丕祉。惟愿德蔭普無疆,百年期頤從茲始。”這首詞,首先贊揚孟母與虞母的偉大功績,引出稱贊阮母的合理性??梢?,當時孟母已成為了杰出女士的標準。

           歌謠方面,1907年汪翔在《新譯界》中發表一首《孟母三遷》“三度移居為養蒙,女學嫻熟母教工。····小兒性易蒼黃,慎哉遷地勉為良。”歌謠是一種滲透力強、影響面廣、傳播迅速的宣傳模式,把孟母故事編成歌謠,就是渴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婦女要以孟母為典范,學習孟母教育之道,營造學孟母的良好社會風尚,積極培育出優秀人才。

           價值闡釋方面,立足當下闡釋孟母教子的精神內涵,是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化的有效方式,是連通傳統教育文明與現代教育文明的橋梁。只有這樣,孟母教子文化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才不會因虛妄、不切實際而被現實所淘汰。民國時期,周樹人、沈修梅、許月娥、葉端等一批賢達曾對孟母教子思想申而論之。沈修梅在《孟母三遷其居是何以故》一文中,告誡新一代的青年人一定要重視環境對習慣的影響,因為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他講“人皆可以為堯舜,亦皆可以為桀紂。其故何也,皆因習慣之慎不慎耳。····我輩青年,宜慎其所居也。”許月娥同樣強調環境教育養成的重要性,在《論孟母三遷》一文寫道“孟子之所以成亞圣,不是家庭環境與社會環境所造成的嗎?環境與人生不是有密切的關系嗎?”馬金漢詳細闡述了國家之才與優良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對孟母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在《孟母斷織論》一文中寫道:“如今我國主持教育者,如多設女子學校,使普通科學家喻戶曉,則今日學校之淑媛,即異日家庭之良母。詎不可與孟母先后媲美也哉。”葉端在《孟母擇鄰之重要》一文中開宗明義地講道:“今試取野草與玫瑰,同置一瓶內不久則野草亦得玫瑰之香”,此語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出一轍,并以類比邏輯推理的方式,論證了孟母三遷的合理性。張福不僅歌頌孟母的偉大,還肯定了孟母教育的現實意義,他在《現代教育與孟母教子》一文中寫道:“今之所謂‘因材施教’,應付環境,注重兒童心理,設計教學等教育原理,昔孟母教子,早已暗相吻合。孟母真女中之魁也!我從事教育,可不以為法,而力求善教哉!”在推崇孟母的文章中,發現周作人對孟母極為贊賞,他在《惟有孟母可作女范》一文中寫道:“我說,中國現在需要怎樣女子呢?這就是孟母那樣的。····假如中國受過教育的女子都能學點孟母的樣,人民受了相當的家教,將來到社會上去不至于不懂情理,胡說胡為,有益于國家實非淺鮮,孟母之功不在禹下。”他把孟母提升到了女子典范的高度,并指出史上沒有哪位女子可以與她相媲美。不僅如此,他把孟母的光環擴張得無以復加,把孟母的教育思想當作成己、成人的必要途徑。更有甚者,他把孟母的功勞等同于大禹之功。這與唐代詩人韓愈推尊孟子,認為孟子“功不在禹下”的論斷有些相似。

           (三)創建孟母學校

           眾所周知,學校具有教化功能,是傳播主流意識和價值觀念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育質量,與國民素質、社會文明的程度密不可分。孔子廣開私學之先聲,切實讓官學走進民間,大大改變了“禮不下庶人”舊時的不平等的教育現狀。孟子繼孔子之后,繼續廣收學徒,開壇講學。在他看來,“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1933年,龍積在《任世昌創修孟母學?!芬晃闹袑懙溃?ldquo;山東任世昌,尊崇孔教,····所至探訪孝道真義四德婦女,為之紀載事略,流傳世間,其用心已可敬,乃復欲鼎建孟母廟一所。····任聞馬占山將軍在莫干山,走訪得見。有謝孝子同道伴行。馬將軍十分歡迎,親筆題名,發起建孟母廟,及采訪女德表彰善行一切舉動。諾那活佛聞之,亦與馬將軍同一鼻孔出氣,親筆題西藏字及己名于冊中。”民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山東任世昌毅然堅持“謀道不謀食”、“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求學志向,“孔顏之樂”的幸福觀,誠心投身于推行儒家文化的事業。他廣泛收集并宣傳民間“孝道真義”四德婦女的故事,可謂用心良苦。他大力提倡籌建孟母廟一所,以表達對孟母的崇仰之情。此外,他還欲建孟母學校一所,以傳承孟母教子精神為己任,大力弘揚經典家庭教育思想。他的善舉得到了馬占山將軍的支持,并得到了馬占山將軍、諾那活佛等人的親筆簽名,與其共同發起創建孟母學校的倡議??梢姡娙松踔辽送瑯诱J同孟母的人格魅力。

           綜上所述,民國時期社會各界用自己的實踐方式紀念孟母、傳承孟母精神,希求人們特別是婦女同志下學上達,以孟母為典范,學孟母教子,做合格家長,掌握教育子女之方,以此造就未來之棟梁,實現國富民強的社會理想。  

        作者簡介:秦超,山東鄒城人,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文博館員,主要從事儒家思想研究。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免费播放_荡女安然的yin乱生活_日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
  •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