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大咖云集 共話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 來源:中國孔子網
    • 作者:
    • 2023年09月29日
    • 審核:
    • 瀏覽(492)
    • 收藏
    瀏覽字號:

    640 (18).jpg

    9月27日下午,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主論壇首場高端對話舉行。王學典、李敬澤、余治平、楊朝明、陳曉霞等五位大咖學者齊聚尼山講堂,圍繞“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展開深度對話。

    640 (19).jpg

    全國政協常委、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兼《文史哲》主編、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學典認為,今天的我們正經歷一場偉大的文藝復興,這場復興是國學的復興、傳統的復興、儒學的復興。在他看來,傳統文化必須經過現代改造,才能在現實生活當中發揮作用,而隨著新“文藝復興”時代的到來,我們將創造一個基于中國經驗、反映中國特點、代表中國案例、使用中國話語的當代社會科學。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即將誕生,并為世界社會科學做出中國貢獻。

    640 (20).jpg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原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原院長、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楊朝明指出,“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中華文明是一道活水,只有走進思想的中國、學術的中國,才能把握今天的中國。現代文明建設要構建文明的新形態,一定要從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楊朝明認為,理想中的現代文明是至善的社會,是傳統和現代的結合,這種結合不是給孔子穿西裝,也不是用秦磚漢瓦建洋房,而是人民整體素質的提升,這才是真正的現代文明。

    640 (21).jpg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的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概括。他認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是儒學精神中對人生理想非常凝練而美好的表達。要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首先要深刻認識中華文明的特性,發掘古典文化中包含的現代化觀點,去體驗經典中所包含的現代性力量,并努力創造屬于現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640 (22).jpg

    在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教授余治平看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需要緊跟時代大潮,將古老的中國文明與現代西方文明放在統一的視角上互相借鑒。他指出,在現代文明的社會治理中,董仲舒提出的“調均”理念值得關注。君主善治天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調均,放在現代社會,就是通過合理的社會分工從源頭上規整社會財富的流向,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與天下和洽。

    640 (23).jpg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陳曉霞提出了孟子思想對構建現代文明的三個啟示,即重視民本、塑造人格、母教文化。她認為,在實踐中,儒家仁政思想要和現代文明結合起來,以人為本的思想與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一致的。民貴君輕是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征,更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最主要特征。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免费播放_荡女安然的yin乱生活_日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
  •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