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林安梧、楊海文等談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儒家方案”
    • 來源:
    • 作者:
    • 2023年10月09日
    • 審核:
    • 瀏覽(444)
    • 收藏
    瀏覽字號: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局部動蕩頻繁、全球發展失衡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交往不公平程度加深等問題愈發凸顯。應對全球性挑戰日益復雜而艱難。儒家可以為全球性挑戰的應對提供何種思想資源?926日在曲阜舉辦的尼山世界儒學高峰論壇試圖尋找這一問題的答案。論壇由山東社會科學院、山東大學、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主辦,聚焦“儒家文化圈與東亞現代化”主題,40余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儒家文化的歷史影響及對東亞現代化的重要價值,探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儒家方案”。

    1.jpg

    中國臺灣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山東大學特聘教授林安梧認為,儒家離不開天地親君師這五個字,天地是自然的共同體,親是血緣人倫的共同體,君是政治社會的共同體,師是文化教養的共同體,而人自身,則是一個身心靈的共同體。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我們是用共同體的方式來面對自己、面對家庭、面對國家,直至天下共同體。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都強調要包容差異、多元和諧,這是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也是華夏民族真正的責任與使命。

    2.jpg

    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海文認為,全球化挑戰包含了若干情形,如果儒家文化還不能完全把握其變化趨勢,不能左右其變化走向,應當獨善其身;當儒家文化能夠對全球化挑戰的走向、變化充分地了解,有足夠的能力去左右它,就可以兼善天下。楊海文重點提到人口問題,認為從當今全球人口生態治理看,以孔孟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利于對治人口負增長、同性戀、不婚不育等瓶頸問題,有利于推動并夯實資源的人化、人的資源化,在此過程中,以孔孟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可以由地方性知識不斷上升為世界性知識。

    3.jpg

    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教授伍曉明認為,論壇主題“儒家文化與當前全球性挑戰的應對”可以解讀為“儒家文化本身如何應對當前的全球化挑戰”或者“儒家文化在我們所面對的全球化挑戰中可以或應該發揮什么作用”。前者意味著儒家文化在所謂全球化挑戰中覺得不舒服或者受到威脅,因而要進行應對,而應對則需要策略;后者則意味著全球化所提出的挑戰是一個問題,而儒家文化則可以是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或解決之方。他認為,儒家文化正如任何傳統文化一樣,對于現代人來說,都是開放的思想和文化資源,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則首先取決于我們如何利用這些資源來創造和建設我們的現代文化。

    4.jpg

    韓國圣山孝大學院大學教授金德均,重點關注了生命尊重和自然保護以及孝文化解決老齡化社會問題這兩個論題。他認為全球變暖和環境污染可以通過儒家的天人合一、尊重生命、保護自然環境的思想理念來解決。

    5.jpg

    山東社會科學院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劉云超,特別強調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品格,認為當我們面對困境和挑戰的時候,應該迎難而上、奮發圖強,而不是怨天尤人、萎靡不振。針對儒家文化如何應對現代文明的挑戰這一問題,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調整、轉化和革新。第一,與時俱進和與時偕行是儒家文化題中應有之義,歷來都有。第二,創新求變的精神也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只有自強不息,才會主動地去自我批評、自我批判,然后才能革故鼎新,進而不斷地創新求變,我們的文明才能夠自強不息,乃至生生不息,永續發展。

    6.jpg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方浩范認為,儒學相對來說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儒學走出國門得益于全球化的過程,但是現在遇到的不是全球化挑戰的問題,而是逆全球化的挑戰,也就是說全球化在中國走了40多年之后,西方國家實行的逆全球化阻礙甚至杜絕中國思想的傳播,導致了我們的儒學又重新面臨一個新的問題。如何去傳播?如何去給它定位?這是儒學在現代發展中遇到的一個重大挑戰。

     

    (文字由秦樹景根據專家發言整理,圖片由李鳳珂、張文榮拍攝制作)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免费播放_荡女安然的yin乱生活_日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
  •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