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孟子研究院 今天是
    “儒教文明與時代慧命”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 來源:
    • 作者:
    • 2023年10月20日
    • 審核:
    • 瀏覽(559)
    • 收藏
    瀏覽字號:

      1.jpg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儒教一直受到學界的廣泛關注。當今社會,如何理解儒教文明并使之適應時代變化、回應時代問題是學者們共同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為了推進儒教研究,深入挖掘儒教與時代的新契合點,2023年10月14日至15日,“儒教文明與時代慧命”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博思大酒店隆重召開。

    01

     4.jpg

     在熱烈的氛圍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張宏斌研究員主持了本次研討會的主旨發言環節。湘潭大學陳明教授從方法意義上指出儒教接續的可能。在以儒教為方法前提下,陳明教授概述了可能出現的突出問題,并進一步分析了文明視域下的相應范式要求。

      華東師范大學陳衛平教授則通過對國內學術發展歷程的細致梳理,指明未來學術中國化的趨向與近十年來儒學研究向度新轉變。他認為儒學研究應切合時代,儒家豐富的思想資源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借鑒意義。

    5.jpg

      山東大學黃玉順教授從如何理解儒家與其他學派的關系出發作出主旨發言。以孟子、莊子為例,他認為學界所普遍接受的“儒道互補”的觀點值得商榷,儒道兩家在方法上實際呈現出“殊歸同途”的特征。

    6.jpg

      復旦大學吳震教授論述船山之學是對張載氣論的繼承與發展。在宇宙本源的理論問題上,吳震教授認為王夫之借用張載“清虛一大”概念,肯定氣之實在。因此,王夫之眼中的“清虛一大”不同于程朱所言之“道體”,它不是一個“先于”氣之實在的存在者。復旦大學謝遐齡教授圍繞“儒學命運”對儒學的過去作了整體性回顧,并且以此為基礎對儒學的未來進行展望。他認為,國家宗教是政教一體的制度、組織、教化體系,在古代中國表現為“王教”??鬃恿⒅局亟?ldquo;王教”,而儒家與國家宗教的合作關系的真正確立,是自董仲舒為始。

    7.jpg

      謝遐齡教授還指出,到了康有為那里,儒學遭逢新運,再覓新途,至今卻無著落。大儒彷徨,逡巡難為,謝遐齡教授的發言無疑表現了其對儒學命運的關切、憂慮。主旨發言結束后,學者們圍繞研討會主題,依托各自的學術背景,展開了多元的、精彩的學術研討。

    8.jpg

    02

      在接下來分會場的討論中,參會學者圍繞儒學的相關研究領域展開了氛圍熱烈、精彩紛呈的學術討論。學者們的主題發言見解深刻、范圍廣泛,涉及儒學研究中的經學、理學、儒教倫理、儒家政教、當代新儒學、儒道關系、儒耶對話以及儒商精神等諸多領域,論題縱橫古今中西。

    03

      大會閉幕式由上海財經大學劉靜芳教授主持,上海財經大學哲學系郭美華教授和王格副教授為此次學術研討會作總結發言。郭美華教授代表上海財經大學哲學系向參與本次研討會的各位專家學者表達了由衷的感謝。

      本次“儒教文明與時代慧命”學術研討會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來源: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微信公眾號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免费播放_荡女安然的yin乱生活_日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_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在
  • <nav id="yiy4o"><tt id="yiy4o"></tt></nav>
  • >